全省中青年黨外干部培訓班于6月15日赴西安交通大學進行為期20天的異地教學。省委統戰部、省社會主義學院根據教學培訓計劃,按照省社會主義學院“一主三分”的教學整體布局設計課程。采取專家講座、參觀學習、交流研討等多種形式,實地調研陜西省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深刻感悟陜西省厚重的人文歷史與紅色文化,開拓思維視野,提升能力本領。
學員們來到了西安,經過簡短的休整,投入了第一周緊張而充實的學習。
理論學習,鑄牢思想共識
西安交通大學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梁軍為學員講授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異地教學第一課,王麗君教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魏澤龍教授的《從二十大報告看科技自立自強:有組織的創新》、杜曉燕教授的《基于黨史視角的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釋讀》等一堂堂精彩的專題講座,讓學員們更加深刻感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力,深刻理解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了新質生產力的深刻內涵,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來自哈爾濱市商務局對俄貿易處的曹蘭霞表示,“通過學習使我對科技自立自強的內涵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幫助我們了解到怎樣才算實現了科技自立自強,實現科技自強的根本難點在哪里以及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路徑。”
履職教育,強化使命擔當
新時代,民主黨派要有新的作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使命,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培訓班聚焦新時代黨外干部應具備的履職能力和綜合素養,安排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歷史、經驗與啟示》《多黨合作制度與民主黨派的政治責任》《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暨民主黨派“五種能力”提升問題探討》等專題講座,讓學員們加深了對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和統戰理論政策的認識,深刻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歷史定位,牢記政治責任,恪守政治擔當,滿懷激情地投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來自哈爾濱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的崔瑩表示,黨外干部要勤學篤行,發揮自身優勢,在新時代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中盡職盡責。
現場教學,領略文化之美
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積淀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突出的紅色文化資源、獨樹一幟的特色文化資源。此次異地培訓也是一次文化之旅。在西安博物院,學員們仔細觀看精彩紛呈的文物展品,感受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見證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歷史。“西安博物院展館從周秦文明、漢唐風采、府城華章三個單元以及絲綢之路、藍衣少年說兩個脈絡,依托數千件歷史文物,把跨越數千年時間軸線的十三朝古都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深刻感受到西安厚重的歷史文化,激發了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和決心。” 來自哈爾濱市政協提案委辦公室的齊婧文說。
參觀見學,感悟西遷精神
學員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進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跟隨講解員激情澎湃的講解,學員們在展館中通過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文物資料,共同回顧了老一輩交大人“背起行囊出發,支援祖國大西北”的波瀾壯闊的西遷歷史,心中不禁泛起濃濃的敬仰之情,為西遷前輩的“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西遷精神所震撼。通過參觀學習,進一步深刻體會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核心價值觀內涵。來自綏化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任寶明感慨道,“這次陜西研學是一次精神之旅,通過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熏陶,心靈得到了凈化,信仰得到了強化,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
來源: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