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网址|亚洲丰满性熟妇a v|玩弄极品少妇高潮抽搐电影|国产变态拳头交视频一区二区|欧美阿v国产|大尺度床震捏胸呻吟视频|51吃瓜网地址|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欧美在线视频|正在播放趁熟睡侵犯,啦啦啦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火影tk,国产老熟女对白,午夜黄片,公主被舌奴伺候一整晚,裸衣美女

新聞中心
首頁 > 新聞中心>社院新聞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不斷開創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建設發展新局面
新聞來源: 作者: 發布日期:2016-06-14


2016年第二期全省民主黨派干部培訓班赴陜西社院進行異地教學,并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八路軍辦事處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鳳凰山等地進行了現場教學。

院領導帶隊深入綏棱縣靠山鄉靠山村調查了解建設情況并為靠山小學捐贈了電腦。

省社會主義學院校舍新貌。

六十一甲子,彈指間,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已走過六十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從社會主義講習所到社會主義學院,從一所力量薄弱的學校發展成為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高等政治學院,六十年砥礪前行,幾代人薪火相傳。當我們回望歷史的腳印,追尋流逝的時光,六十載年輪中一幅幅滄桑厚重的畫卷,記載著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與壯大,見證著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為黨的統一戰線事業奮斗奉獻、探索創新、共創業績的輝煌足跡。

歷史篇

滄桑砥礪特色立院

社會主義學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高等政治學院,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是黨和國家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學院是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切關懷下創辦的。1956年,為適應我國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各界民主人士和工商業者要求進行自我教育的要求和形勢,幫助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以及各方面的民主人士中高級干部提高理論水平,以便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意見,成立了各界民主人士學習政治理論的學校,并將學校定名為“社會主義學院”。

1956年,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的前身——“黑龍江省工商界社會主義講習班”成立,后更名為社會主義講習所。學院初創時期的招生對象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高層民主人士。第一期講習班于10月9日開學,學員對象為各地、市、縣工商聯的主委和副主委。講習班主要以短訓班的形式辦學,僅設置了一個教室,教學重點以學習社會發展史和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內容為主。講習班舉辦兩期,共培訓176人。

1959年2月,在講習班的基礎上成立了“黑龍江省社會主義政治學院”,隸屬于省政協。省政協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張瑞麟兼任校長,省政協副主席劉佩芝、副省長杜光預兼任副校長,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楊子榮兼任教育長,王德普任專職副教育長。校址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和興路原工商界社會主義講習班舊址,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學校設有教務處和辦公室兩個部門,編制約30人。共舉辦6期培訓班,培訓592人。

在此期間,雖然辦學條件有限,但已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學院獨具特色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優良傳統。在學習方法上,學院根據1956年7月5日全國政協學習委員會通過的《關于社會主義學院學習方法的規定》,采取自由、自愿、自覺的原則,除了教員做必要的講授外,著重自由研究、民主討論,提倡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學習將理論運用于實際。實行“三不”(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的方針和政策,形成了以自我教育為主、貫徹“三自”和“三不”方針的優良傳統。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事業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也被注入了新活力,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1984年9月,文革期間被迫停辦十年的黑龍江省社會主義政治學院根據黑編(84)146號文件恢復辦學,1986年9月,更名為“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在中共黑龍江省委、省委統戰部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在有關部門的積極協助下,社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幾經易地,用舊校舍置換了位于嵩山路117號的一座五層樓,使學院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綜合樓,建筑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學院也開始了正規化建設的探索步伐,設置了辦公室、教務處、教研室、統戰理論研究所、總務處五個部門,學院統戰理論研究、《學報》出版發行、行政后勤以及班子隊伍建設、黨建等諸項工作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有了扎實、快速的發展。

這一時期,為適應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兩支隊伍的建設要求,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加強黨外人士、黨外干部學習的要求和任務,探索和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在培訓工作中,組織民主黨派各級領導骨干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統戰理論、政策,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能力;對統一戰線系統的干部進行崗位培訓,提高統戰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根據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統一戰線歷史和理論的研究工作;考察了解學員的政治思想情況、工作實績和業務能力,助力民主黨派、統戰部門及有關方面培養選拔干部和人才。其中,1992年至1996年,省社會主義學院共舉辦培訓班51期,培訓民主黨派各級領導骨干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宗教人員及統戰干部2089人。

在教育培訓工作中,省社院一直秉承社院姓“社”的辦學方向,將共識教育作為社會主義學院的鮮明特色和立院之基,促進了黨外干部、黨外人士及統一戰線有關方面人員思想認識的提高,有力地推動了統戰工作的開展,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實篇

春華秋實發展興院

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建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03年,中央統戰部下發了《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暫行條例》,這是社院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社會主義學院事業邁入大教育大培訓大發展時期。201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頒布了《2010—2020年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2011年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印發《關于貫徹落實〈2010—2020年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又為社會主義學院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省社會主義學院自此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設和發展的軌道。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把握發展的大好機遇,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在教育培訓、教學科研、隊伍建設、規章制度、黨建工作,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正規化建設,尤其是在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科研創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發展,教學科研質量和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學院作為統一戰線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方針政策宣傳基地的作用,在凝聚共識、匯集力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用辛勤付出與汗水同全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一道,畫出了龍江發展的最大同心圓。

深化教學改革,教育培訓工作實現新跨越。進入新世紀后,社會主義學院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培養基地、理論研究基地、方針政策宣傳基地的作用,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2010—2020年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綱要》和《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在教學機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管理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嘗試,構建了以培訓民主黨派領導干部和無黨派代表人士為主體,覆蓋統一戰線各領域的分級分類培訓格局,形成了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主題,以基礎理論、政治素養、統戰政策、法律知識、能力培養為主要內容的教學布局。教學中堅持以“共識教育”為核心,始終堅持社院姓“社”的辦學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這個立院之本。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講授式為主,同時開展了研究式、互動式、現場式、車載式教學模式,建立了大慶鐵人精神、新政治協商舊址馬迭爾賓館、哈爾濱規劃展覽館及北大荒博物館四個主要現場教學實踐基地。學院按照“專兼結合、外聘內培、資源共享”的原則,廣納社會人才,聘請了國家和省內著名專家學者,同時建立了社院網絡教學培訓平臺。這些教學方式的建立和實行,有力地推動了教育培訓工作的科學發展。2005年至今,省社院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39期,培訓統戰干部、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代表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新的社會階層和港澳臺海外代表人士8457人,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學院作為黨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訓工作主陣地的作用。

近年來,省社院還不斷創新培訓模式,聯合辦班日益頻繁,給黨外干部培訓教育交流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通過聯合辦班,達到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優勢互補、共同培養黨外干部人才的目的,實現了雙贏目標。2010年以來,學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與外省聯合舉辦培訓班;組織學員赴外省社院進行異地現場教學;與各民主黨派及各市(地)等相關單位共同舉辦培訓班等多種方式進行聯合辦學,有效地提升了培訓效果,提高了社院知名度,擴大了社會影響。

推進科研創新,理論研究和成果轉化實現新突破。科研工作是社院的建院之本、立院之基。多年來,科研工作在社院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進入新世紀后,學院始終貫徹以科研為支撐,以提升科研創新水平為重點,以科研為統戰工作和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為落腳點,走科研興院之路的理念,緊密結合我省黨外人士的思想實際和統一戰線工作實際,既專注于統戰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又放寬視野為經濟建設大局服務,既聚焦社會重大問題,服務全省發展戰略,又堅持求真務實、奮發有為,多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和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研究成果,努力打造科研精品,在科研領域的多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突破,為提高學院的教學科研質量開辟了新的路徑。近年來,省社院已逐步建立了一支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科研實力較強,在統戰理論界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科研隊伍。省社院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多次得到省委書記及其他省領導的重要批示,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很好的反響。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召開后,省社院教研人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文章7篇,公開發表科研成果10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被《新華文摘》和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重要期刊節選或全文轉載。學院教師的科研成果曾連續多年獲得中央統戰部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獲得中央統戰部優秀科研成果二、三等獎多人次,獲得省社會科學二、三等獎多人次,獲得地廳級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近百項。

為整合我省統戰理論研究資源,省社院于2004年成立了黑龍江省統一戰線史研究會。12年來,研究會多次主辦全省及全國范圍的大型學術交流活動,主辦課題招標及科研成果評獎多次,并充分利用省統一戰線史研究會這個平臺,實行開放式科研,凝聚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力量,展示學院的科研成果精品,把學院的科研人員同全省的優秀科研人員連接起來,共同在這個平臺上互相學習、交流、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省統一戰線史研究會自成立以來,12年蟬聯全省社科聯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并獲得全省社科聯系統先進集體標兵榮譽稱號。通過研究會平臺推出專家學者任省社科聯兼職副主席,實現了學院歷史上第一次在省社科聯獲得兼職副主席席位。

作為學院教學科研載體的《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是黑龍江省唯一的,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具有統一戰線特色的全國社會主義學院系統優秀學報。多年來,《學報》在編輯出版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為黨的統一戰線事業服務,為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服務,以其政治性、統戰性和學術性,在發展繁榮學術、宣傳理論政策、培養學術隊伍、展示教學科研成果,尤其是在推動統一戰線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斷提升了全社會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關注度和社會主義學院的學術影響力。

加強隊伍建設,師資隊伍和干部隊伍實現雙提升。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培養是關鍵。打造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師資隊伍,始終是省社院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多年來,學院堅持人才興院戰略,通過跟班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下掛上掛制度、實踐課堂制度等,不斷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和發展。學院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各類學歷教育,推動專業技術人員及時更新、提高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目前,學院已逐步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3人,其中正高級職稱3人,副高級職稱5人。現有享受國務院津貼1人,享受省政府津貼2人。

學院重視干部隊伍建設,為促進干部隊伍健康發展、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學院通過競爭上崗、選任、公開招考等方式,把政治堅定、作風過硬、能力突出、群眾公認且經得住考驗的同志選拔到領導崗位,在全院形成了積極良好的用人導向,教育、引導、鼓勵教職工進一步增強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探索工作途徑,文化學院工作實現新拓展。省社院積極致力以愛國主義和促進祖國統一為宗旨,以中華文化和國情研修為主要內容的中華文化學院建設,自2006年黑龍江省中華文化學院掛牌至今,積極探索開展工作的途徑和方法,先后舉辦了“中華文化與統一戰線”理論研討會、“迎奧運2008同心杯龍港澳粵圍棋友好交流賽”,與省臺聯共同接待臺灣大學生冬令營,安排了“龍江文化和黑土文化”、“振興東北經濟”專題講座,并根據社院培訓工作開展的需要把“中華文化與統一戰線”講座納入主體班教學之中。文化學院通過文化凝神聚力,對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形成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強大合力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著力行政管理,制度建設和宣傳工作呈現新亮點。多年來,學院注重信息宣傳工作,一直致力于全方位服務社院中心工作,服務教學科研和培訓工作,對推進學院全面發展,提升社院形象,擴大社院知名度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目前學院信息宣傳載體有《工作動態》、微信公眾平臺、學院網站。《工作動態》自2010年以來,已發行72期,多條被中央統戰部、中央社院、東北網、理論網采用,也得到省委常委、統戰部長趙敏及院領導的多次肯定和批示。學院還著力構建科學高效的內部制度體系,不斷完善規章制度,規范了工作程序、會議程序、管理流程,并注重制度的執行力度和監督監管,強化剛性約束,提高了學院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

強化黨建工作,班子建設和機關建設呈現新局面。省社院歷屆院班子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帶領全院教職工不斷推動社院的建設和發展。學院黨組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注重加強領導班子理論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注重加強領導班子制度建設,努力建設創新型領導班子;注重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努力建設務實型領導班子。領導班子以廉政勤政、求真務實、精干高效的優良作風,以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四有”精神,保持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贏得全院教職工的信賴,增強了社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學院重視機關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機關黨委在學院建設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工會工作和文明建設。學院機關黨委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以創建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認真開展星級黨組織創建和評定工作,不斷完善機關黨建長效機制,不斷加強廉政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各項專題教育,積極為社院建設和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支撐。學院機關黨委自2000年以來,先后四次被省統戰系統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12年被省直機關工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15年,省社院又跨入“省級精神文明單位標兵”行列。

加強基本建設,基礎設施和教學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進入新世紀后,省社院重點推進社院基礎設施建設。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異地重建了社院教學綜合大樓。經過幾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社會主義學院新校舍于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小教室、大報告廳、多功能廳等各項設施一應俱全,集政務辦公、教育培訓、餐飲住宿、承辦會議等于一體,基本完成了與學院性質、地位相匹配的硬件基礎設施,以及適應學院教學工作特點和需要的較為完備的教學設施建設。

撫今追昔,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六十年來所取得的工作業績,離不開中國經濟社會波瀾壯闊向前發展的時代,離不開中共中央,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尤其是中共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關懷指導及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從政治學院的建立到社院恢復建院,從編制的確定、教師的選調到新教學綜合樓的選址、建設,從辦班模式的拓展與突破到科研資政的深入與發展,等等,都凝聚著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心,也凝結著新老社院人奉獻出的辛勞、智慧和力量。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也證明,發展和建設好社會主義學院,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不移地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和基本經驗貫穿于辦學的全過程,始終從思想上、政治上、理論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堅持“共識教育”的特色,以政治培訓為重點,不斷夯實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等統一戰線各方面人士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不斷增強統一戰線的凝聚力;必須遵循黨外人士教育培訓規律,堅持“自我學習”的方針和優良傳統,在加強教育引導的基礎上,堅持自覺、自主、自為的教育方針,注重發揮學員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交流思想提高認識、增進共識;必須堅持把社會主義學院的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以及全省工作大局中去認識、把握和部署,使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始終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基礎、人才和隊伍建設為關鍵、行政后勤服務為保障的工作布局,努力實現各項工作和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必須堅持與時倶進的精神風貌,把握時代特征,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同時,積極開拓創新,不斷強化自身優勢,努力實現辦學理念和辦學實踐的與時俱進。

未來篇

任重道遠創新強院

六十年的風雨歷程,六十年的發展壯大,承載的是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艱苦奮斗、奮發向上、不斷發展的歷史,也是一代代社院人大膽探索、積累經驗、不斷取得成績和做出貢獻的歷史。六十年來,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與黨的統一戰線事業同前進、共發展,形成了具有統一戰線特色的教學模式和學科體系,建立了一支適應統一戰線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需要的教學、科研和管理隊伍,培養了一大批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民主黨派、無黨派代表人士和統一戰線其他方面的代表人士,這些優秀黨外人士在履行社會責任,服務龍江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以及推動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者、推動者、維護者和捍衛者。

今天,黨的統一戰線事業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召開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頒布,強調要發揮社會主義學院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主陣地作用及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聯合黨校的作用,社會主義學院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廣闊前景。把握發展的新機遇和新契機,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繼承和發揚新老社院人共同締造和精心培育的事業,是社院未來落實新定位、適應新常態、開啟培訓工作新航程的重要任務。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要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和《條例》精神指導下,強化為黨的統一戰線服務的意識,自覺地把黨中央對統戰干部提出的重托和要求轉化為社院干部教師提高素質能力的新標準,把統一戰線各領域的工作部署轉化為社院培訓工作的新實踐,把對黨外人士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要求轉化為社院深化教學改革的新動力,把統一戰線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轉化為社院聯合科研攻關發揮智庫作用的新課題,不斷開創社會主義學院建設和發展的新局面。

展望未來,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將在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中央統戰工作會議和《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堅持社院的辦學方向,以開拓創新為動力,以提高教學培訓質量為根本,以夯實科研為基礎,以培養教學科研領軍人才為核心,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十三五”期間,要努力形成與黨和我省事業發展需要相適應、具有鮮明統一戰線特色、與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目標任務相符合的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學院作為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主陣地作用,把學院逐步建成人才云集、結構優化、學風嚴謹、學科比較齊全且有比較優勢學科的國內一流省級社院。

千川匯海闊,風好正揚帆!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將繼續致力實現社會主義學院的正規化建設和競爭力的新提升,并努力以新的工作業績,為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續寫新的華章!

                                                          (轉自黑龍江日報 2016-06-13   11版●統戰專刊)

版權所有: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長江路396-2號

黑ICP備2022000541號-1

郵編:150090

電話:0451-55576198

網址:http://www.anni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