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是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的重大論斷和重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彰顯了我們黨鮮明的文化立場,進一步凸顯了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黑龍江省中華文化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當前黑龍江省文化交流背景,自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中華文化交流基地應運而生。2022年11月18日,黑龍江省中華文化交流基地正式落成,為全國首個地方中華文化交流基地。基地建設之初,受到省委省政府、省委統戰部的高度重視,以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推進,為面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及省內外統一戰線成員,開展以愛國主義為宗旨,以中華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教育、研究和對外交流活動提供平臺。
基地隸屬省社會主義學院,位于辦公樓一側,使用面積92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具有功能全、設施好、亮點多、規模大等特點。一層為書畫作品展示區、藝術沙龍區;二層設有地域文化展示區、體驗區,學術交流區,中華文化圖書閱覽區、書畫創作區。此外,還有一個具有聲像設備的多功能主題教室。黑龍江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把有代表性、凸顯地域特色的黑龍江地域文化載體在基地集中展示,通過資源整合,形成集聚效應,增強港澳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爭取臺灣民心認同,促進海外僑心凝聚。基地通過舉辦書法繪畫展覽、文化講座、學術研討、文化論壇、藝術分享、文化沙龍、教育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守護文化根脈,涵養文化自信,讓參觀體驗者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一、堅持以文釋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入耳入腦入心,錨定龍江文化教學發展新方位
今年3月份,全省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能力提升培訓班,全省統戰教育培訓師資培訓班,新任黨外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暨黨外干部助力現代化新龍江建設專題進修班學員共計百余人,在中華文化交流基地開展了微課教學,同心書畫院研究員以書法展的形式全文謄寫黨的二十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領悟“十二個必須”的深刻內涵。采取誦讀經典習語、聆聽領袖聲音、感悟思想偉力這三種形式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學員們共同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三個務必等內容。在學習結束后,紛紛表示:以書法藝術的形式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既新穎又生動,入耳入腦入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彰顯其強大的生機活力。微課教學方案在中華文化交流基地落地實施,為打造符合培訓要求的教學模式提供了有益探索。
二、善講中國故事,發揮中華文化學院“一體兩面”作用
我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化時代化,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交流基地展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書法作品展通過回望百年黨史和光榮傳統,以書法藝術展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鑄魂育人作用。每幅書法作品的背后,都蘊含著一個感人至深的中國故事,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為代表的中國革命精神是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中華文化交流基地以書法藝術搭臺,生動形象地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把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寓于其中。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和省僑辦聯合舉辦“暖僑行動,新春暖心包”活動。組織研究員創作,向海外僑胞傳遞黨和國家的關心問候,將書法家創作的春聯和福字,帶著黨和國家的關心問候越過千山萬水,通過駐外使館把濃濃的年味兒和祖國親人的思念、期盼和祝福送給廣大海外僑胞,體現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情深意長。基地以“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既拓寬了黑龍江省海外文化交流渠道,又助推中華文化走出去,擴大了海外的“朋友圈”。
三、弘揚傳統文化,筑牢龍江廉政文化建設根基
“翰墨書廉潔 妙筆揚清風”廉潔文化書法展為講好龍江廉政故事開啟了新篇章,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以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創新廉政教育方式,聚焦中國傳統道德和優秀廉政文化,融合新時代的廉潔價值理念和龍江廉潔文化建設。展覽重點展示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等領導人的廉潔家訓和名言警句,廣泛征集各民主黨派成員、省直統戰系統干部創作的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覽內容充實、形式生動、主題鮮明,充分發揮了文化交流基地在廉潔文化建設的積極作用,創新辦展思路,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創新廉政教育方式,引導統戰干部將新時代廉潔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樹立起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價值理念,營造了崇尚廉潔、全面建設清廉統戰的濃厚氛圍。
四、依托自身平臺,建立中華文化理論研究基地
中華文化交流基地服務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文化建設工作,構建以求實、責任、誠信、細節為主要內容的“落實文化”,將在中華文化交流基地開展講座和讀書沙龍活動。此活動旨在教育引導廣大干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大膽地堅持真理,無畏地修正錯誤,倡導“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履責能力;牢固樹立誠信理念,踐行誠信規范,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弘揚誠信美德,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以認真的態度做好工作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強烈的責任心對待每個細節,向細節管理要質量,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最大價值。此外,基地在中華文化的繼承創新、對外傳播和學術研究方面積極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中華文化理論研究基地。聚合教學科研力量,匯聚眾智,全面提升中華文化研究水平。《黑龍江省文化名人蕭紅品牌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被省委辦公廳采用,有效發揮了智庫的資政建言作用,促進了科研成果有效轉化。與哈爾濱社科院正在溝通完善課題《在黑龍江省設立中俄全面戰略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的建議》。
五、加強隊伍建設,優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師資培養模式
黑龍江省中華文化學院承擔著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傳統文化素養的責任和使命,有1個中華文化方面的教研室,加強面向教師隊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培訓,把學習國學經典納入教師業務學習范疇,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修養。開展傳統文化教學成果評選活動,聘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中華文化交流基地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培訓教學,推進“非遺”進中華文化學院,加大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培養培訓力度。
來源:團結網